要选出自己喜欢的5张CD,对我来说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尤其要在“5张CD”前面加上类似“影响你的音乐生涯的”字眼,更是令这份工作雪上加霜了。原因:我的音乐口味非常Diverse(虽然钟情于爵士乐),15年来收集的CD已经到了一定的数目(时常接到警告:“如果再买就没地方放了!”,或者:“你爱CD多过爱我!”)想要在数目众多,而且口味繁杂的CD堆里找出5张(5张!!!)真的是难之又难。在接到这个通告后开始将我认为“影响了我的音乐生涯的”CD都找出来,真的很“节省”的省略了许多“虽然喜欢,可是影响力不大”,或者“影响力很大,可是已经不喜欢”,选出来的CD还是在40到50张之间留连。况且我就是那种厚着脸皮也要和你“分享”的家伙,不管你是否“如坐针毯”,或者“脸如土色”,我都希望你会像我一样突然间发现这个或那个音乐的美。关于音乐的奥妙,我非常喜欢Shawshank Redemption里面Morgan Freeman的一句台词,类似:“就算我们不明白那歌剧在唱些什么,可是那歌声将我们带去另一个空间,仿佛给了我们希望一样”,我想音乐应该就是这样的。
不管如何,这次我想我还是好好的选出5张CD吧,不过我想我会很不甘愿,而在一有机会之下再推出5张,10张,或者20张“影响我的音乐生涯的CD”。这里选出的5张CD,是我在未及“弱冠之年”前聆听的音乐,而且深深被吸引,反复的聆听,甚至相信在这音乐的后面有个“彩虹末端的新世界”(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way up high…)。当然到了现在我也并非真正找到了那个新的世界(有可能找到吗?),可是却也活在一个音乐堆砌的生活里,也算是摸到了彩虹的尾巴。这里的5张唱片,对我有着深大的意义。希望你也可以从中找到点什么。补充一点,这些都是比较爵士乐倾向的音乐。
Stan Getz, Jazz Masters 53, Bossa Nova
由Verve这个爵士唱片厂牌出版的合辑收录了总共16首的Bossa Nova。我热心推荐这张合辑给任何一个对爵士乐以及Bossa Nova有兴趣的听众,这里是个很好的开始。Bossa Nova是巴西的一种音乐,非常小资,非常慵懒,非常热带,可是也非常intellectual。对住在里约山上贫民区Favela的居民来说,这种音乐代表的简直是另一个世界;可是对全世界来说,这种音乐就是巴西(虽然巴西音乐的多样化又是可以穷一生去探索的)。尤其最近几年来,市场上还真是饱和的充满了Bossa Nova,小野丽莎效应的影响,到处都听到这种我曾经非常喜欢的音乐(喜欢到甚至认为我永远会喜欢下去,那份信心真是非常年少情怀呢)。
Bossa Nova,同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或者摇滚乐的New Wave一样,意思是新浪潮(至少对60年代来说)。巴西特有的节奏加上爵士乐的和弦及旋律,以及文雅的葡萄牙语诗词构成了这种音乐的特征。Stan Getz并不是第一个吹奏Bossa Nova的美国爵士乐手,可是他很Cool的演奏却非常成功地混合了两个世界的乐音。
从这张合辑你可以听到许多在Bossa Nova界的教父教母级的人物,Astrud Gilberto以她咬字不太准确的英语,节奏不太稳的演唱唱活了许多首名曲。Joao Gilberto清清的,轻轻的吉他描绘出简化了,驯良了的Samba Rhythm,非常的Intimate,非常的干净;相传就是他的演奏催生了Bossa Nova。而且他的嗓音实在是太性感了。当然不能少了Antonio Carlos Jobim,上百首Bossa Nova名曲的作曲家。爵士音乐家演奏的大多数Bossa 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另外惊喜的是竟然也可以听到非常年轻的Chick Corea, Gary Burton,Tony Williams等等的演出。
回想当年对爵士乐完全没有概念的时候,就是饥饿的聆听包括这一张唱片的几张唱片,好像迫不及待的舔完唱片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音符,想从中体会出陌生的世界的崮中奥妙。每当小小的AIWA(现在好像消失了也!)音箱开始播出Astrud Gilberto熟悉的“Quiet nights of quiet stars, quiet chords from my guitar….”,我的思绪就飞往那个村上春树描绘的世界:来自伊般内玛的女孩走呀走向海边,根本没有注意我,看我一眼。
Yukie Nishimura, Good Mourning
我生平买的第一张CD是钢琴家西村由纪江的精选集,还记得手颤抖着捧着那张CD,小心翼翼的取出CD,慢慢的阅读内页(虽然完全不懂得日文),欣赏这位漂亮的钢琴家照片里的风姿,就是不能听音乐,因为家里还没有买CD播放机。。。
后来连续买了好几张她的唱片,一直到这张1994年的专辑,啊,真是非常好的一张专辑啊!如果你喜欢日剧式的配乐,这张专辑中的几首作品就是集日剧配乐之大成。浓厚的和弦,平静的旋律,漂亮的编曲构成了专辑中几首比较静态的曲子风格。比较动态的几首曲子则走拉丁风路线,Samba,Habanera,Bossa等等。
会 提到这张专辑,我想我个人的因素成分比较高吧?毕竟这是陪我度过十几岁年华的背景音乐,在我彷徨的时候,在我情愫初开的时候,在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 现在重听这音乐,当中听到的不只是听觉上的感动,也夹杂着许多不名的感情。我想,就像我们人生中许许多多的感觉一样,深藏在记忆内层的都是这些无名的冲 动,以为是伤心的感觉,或者那个若隐若现的香味,还是舌尖尝到的甜味,抑或是吉光片羽,在时间的冲淡或加深的过程中一一沉淀,在许多年后重逢另有一番滋 味。时常听到人家感慨:“啊,我小时候吃的什么什么比现在吃到的好吃多了!”,这样的评语有多少是事实,多少是那个记忆中被滤光过后的感触?所以如果这张 唱片对我来说是充满回忆的,我想这回忆是加了盐和味精吧?
就像你恋爱时期的流行曲特别感人。
Oscar Peterson Trio, Live at the Blue Note
虽然是Oscar Peterson Trio,可是确实演奏的共有四人,技巧绚丽的钢琴家Oscar Peterson,稳重如山的贝司手Ray Brown,轻松摇摆的Herb Ellis,以及惨居配角可是还算称职的鼓手Bobby Durham。
Live的爵士乐都会比较好听,观众和乐手的互动大多造成音乐灵感特别流畅,甚至可以说,观众对现场爵士乐演奏的贡献不小。观众是现场爵士乐演奏的一部分,我是切身深深认为的。这张在1990年Blue Note录制的现场演出(在Oscar Peterson的瘫痪发作前,也就是他的高峰时期)忠实地收摄了这种温暖的音乐互动,不只在台上乐手间的交流,唱片里还可以听到观众衷心的鼓励着这个常青团队,热烈的给与欢迎,一同感受乐手的挣扎,笑声感受着乐手丢出来的幽默。这样的气氛简直是培养高素质爵士乐的温床啊!
在我刚刚开始聆听爵士乐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张了不起的演出,在累积了许多经验后的今天,我还是非常肯定这张唱片的素质。这是经典的爵士乐,Swing的指数高企(简直是Swing到从椅子上跌下来),乐手间的对话亲昵,充满那种已经几十年的老友的氛围:“我知道你下一句要说什么啦,安啦,我罩着你!”那样的感觉。Oscar Peterson的演奏有时候会很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在这里他的喋喋不休却很有趣,甚至他自己也知道(口中喃喃自语个没完,high极了)。Ray Brown的音色永远那么温暖,非常尽职的网罗了低音部,非常Swing。Herb Ellis的吉他在Oscar留下的空间尽量填补,而在Solo的部分显现出他的实在功力。Bobby Durham则不温不火的开心Tag Along。
这个老朋友间的Jam Session没有什么太多的编曲,而只是Head-Solo-Head的形式带出一首一首的经典曲目,和一些Oscar的原曲。第一曲Honeysuckle Rose是Mid-Up Tempo的Swing,Oscar Peterson例牌的伎俩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二首的Let There Be Love以非常舒服的Mid Tempo进行,很controlled的声量和气氛,很纽约大都会爵士乐的感觉。在Sweet Georgia Brown这首经典老歌中,Oscar显现他令古典钢琴家也会羡慕的Stride Piano特技。
这是Oscar Peterson的最佳演奏之一,也算是测量Swing的尺度之一。自从1980年代CD量产后资讯爆炸,市场上音乐多得泛滥,连占市场区区2个百分点的爵士乐唱片产量也剧增,新的旧的重出版的,太多太多了。这张值得一听再听的爵士乐是在不多见,尤其对我这样开始冷感的家伙来说,十多年后一听再听还是为这摇摆感动。。。
Charlie Haden and Kenny Barron,Night and the City
钢琴若隐若现的琴音勾画出星河的轮廓,寂静的夜。这是Night and the City开始的几秒钟,每当我屏息静待那个开始的一刹那,我的心就平静下来,这是我非常熟悉的音乐。
在 选择了音乐这条路,其实也是茫茫然,完全并没有个实质的方向。在学艺的同时,焦躁的心总是在质问自己的决定。往往在夜里往窗外望去,看着隆市夜景的灯火阑 珊,双峰塔,吉隆坡塔,大众银行大厦等等映入眼幕的同时这音乐忠实的在背景流泻,好像电影中内省的一幕一样。都市,这是我成熟的地方。都市有其丑陋扭曲的 一面,导致许许多多诗人文人歌颂大自然想法脱离都市去开垦森林活在自然事耕务农养桑织布畜牧挤奶或至少在诗在文之中遨游自然,可是在夜深人静,在远距离, 都市却也充满魅力,至少对我而言。有没有试过在深夜里凝望都市的夜景而受感动?或者从鸟瞰的角度去观望夜晚都市的脉动,在洛杉矶,纽约,上海,或香港的机 场降落突然发现那一排排闪烁的灯光其实好像有机体在搏动着?确实都市是在搏动着的。
不过如果说Night and the City只是当作背景音乐来衬托出都市的夜的话,那就太对不住这音乐了。我抱歉我误导了你。这个在纽约The Iridium爵士餐厅现场录音的二重奏的音乐品质绝对是高得可以Stand Alone的。Charlie Haden在90年代突然间很红起来,尤其受到Verve的青睐而推出了一连串的录音,领导Quartet West这个Nostalgic的组合,还有一系列的Live at Montreal二重奏或三重奏的现场录音,与Pat Metheny, Michael Brecker, Hank Jones, 等等的作品。这位出身在美国中西部一个Vaudeville(类似巡回综艺节目娱乐组合)家庭的音乐神童,从小在演艺圈子里打滚,在青年时参与Free Jazz旗手Ornette Coleman,同时贡献Free Jazz的奠基 ,其后又组成自己的实验性乐团The Liberation Orchestra。90年代的他却好像突然间怀旧起来,上述的一连串的Project将他的音乐弹回40年代,他成长时的声音,好莱坞式的弦乐,Film-Noir Hard-Boiled detective genres电影的音乐种类(甚至在Quartet West 的专辑里加入The Big Sleep中Humphrey Bogart饰演的Philip Marlowe的对话),描绘Charlie Parker在西岸的音乐素描等等。90年代的Charlie Haden突然间成为非常内敛的音乐家,突然间蜕皮成为浪漫的等义(不过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听听他Free Jazz的那些比较喷火的东西,作为对比也蛮有趣的)。在这里Haden就是这位更年期内省的贝司手,尽职的给与support,偶尔发出他的感想。
而Kenny Barron这位小心翼翼的钢琴家则是位非常Under rated的乐手。他崛起于1960年代末,一直都是在镁光灯以外的那种乐手,默默耕耘,坚守在Acoustic straight-ahead Jazz的范围里。当四周的乐手都捞过界去为流行乐抓刀演奏时,他反而宁愿少点工作。当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都有他们各自的哲学和姿态,并没有谁对谁错,然而Kenny Barron的坚守原则令我非常敬佩。这种态度在他的音乐里表现得非常透彻:在Night and the City中, 他在悠游自在的说出他的故事,不急不躁,将他指尖发出的每一个晶莹透彻的音符以他自己的步调来述说。这音乐中透露出来的就是这种不温不火的气质,并没有要 马上抓住你的注意力,可是却反而马上在众多纷扰的声音当中脱颖而出。作为一个音乐家其实穷一生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大声喧哗虽然可以引起几秒钟的注意 力,可是却可能后续无力。温文尔雅却可以让人信服。Kenny Barron就是这样的乐手。
这张专辑中收录的都是比较慢板,比较Ballad速度的曲子。在现场中他们可能也演奏的Bop或者Avant Garde的东西都没有被收录进来,有的评论者不以为然,可是我倒是觉得整张专辑的气氛就统一起来了。这张非常平静的专辑非常适合爵士乐入门的听众聆听。
Bill Evans, Artist’s Choice: Highlights from Turn Out the Stars
Bill Evans可以说是爵士乐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爵士乐历史里通常说到有影响力的音乐家都是喇叭手或者是Saxophonist,钢琴家的影响不太深远,可是Bill Evans就是可以跻身那个爵士神殿,受人膜拜。
在Bill Evans之前,钢琴三重奏大多数都以钢琴为主角,贝斯和鼓作为伴奏的配角,音乐语言上都以当时的主流爵士语言为主,即Bebop以降的语言:蓝调,50年代开始流行的Early Funk,和黑人音乐为主要通用语。Bill Evans破旧立新的三重奏,以Scott LaFaro和Paul Motian的合作,创新了钢琴三重奏的互动方式,贝斯和鼓不再是边缘的角色,一跃跳上了与钢琴共享镁光的主角。三重奏确实成为了三重奏,三种乐器以对话的方式来推动音乐,时而贝斯会跳上高音部搭配钢琴的弦律,或者鼓手加入他的一句话,整个三重奏生动起来了。而且Bill Evans的音乐语言也加入了一些古典乐的声音,比如仿效Debussy和Ravel的和弦,模糊了节奏的乐句和比较内省的声音(相对于黑人乐手比较放的感觉)。可惜好象传说一样的悲剧发生了:在Bill Evans Trio录制了他们经典的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和Waltz for Debby(从同一天在现场的录音分成两张LP发行)的十天后,Scott LaFaro遭遇车祸死亡。如此戏剧性的意外使Bill Evans大受打击而停止演奏一年。不过幸运的是这个三重奏昙花一现的音乐得以长存在录音之中。
在这里推介的并不是那个经典的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虽然很多爵士乐入门书都会推荐1961年的版本,但我的Favorite则是这张同样录制于Village Vanguard的1980年现场录音。我非常钟情于1978-1980年,由贝司手Marc Johnson和鼓手Joe LaBarbara组成的Bill Evans Trio。这个组合的默契不逊于第一个三重奏,而且这时候的演奏已经转型为更加激动的摇摆,Bill 的旋律线更加的复杂和绚丽,好像在挣扎般的将里面的什么拼命的吐出来,节奏上也更加的猛烈,非常迷人的演奏。
Artist’s Choice: Highlights from Turn out the Stars其实是从6CDs的套装,由Bill Evans挑选出来认为可以发行的录音(可是在他去世后,唱片公司还是将全部录音发行了,就像卡夫卡其实托嘱好友将他自己的作品全部毁掉,不过还是流传了下来。人走茶就凉啊!),当中收录了Bill Evans满 意的演奏。这时候的他已经是接近了人生的尾声,他自己可能也察觉到了,所以这个合辑的音乐总是那么的紧凑。这里听到的音乐也是他的理念最成熟的代表作,整 个三重奏的互动交流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钢琴与贝斯的绞缠更是令人惊讶的准确。他的音乐语言也来到了转型的点,甚至加入了他之前质疑的Free Jazz的成分,整个气氛有一点到了白热状态。其实聆听Bill Evans这个时期的录音,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他没有因为长期吸毒引起的并发症而去世的话,他的音乐语言可能会出现大转变。
我最喜欢的一曲是这里收录的My Foolish Heart,如此的凄美,聆听的过程往往令我陷入忧伤的情绪。如果用音乐描绘一个电影场景的话,这首演奏就好像十几岁的时候在百无聊赖的下午凝视着阳光中沉淀的粒子一样,有点悲伤,有点不知所措,有点无奈的感觉,就像这首歌歌词中描述的一样:这次是爱啊,我糊涂的心!(This time is love, my foolish heart)
另外值得推荐的几首Bill Evans的原创作品都演奏得完美,尤其The Two Lonely People, Laurie,Bill’s Hit Tune。(这些都是比较悲伤的作品,而他的音乐很多时候其实可以用“悲伤”来形容)
我初进入爵士乐的世界时,Bill Evans的音乐为我指出了道路,我收集了所有我有能力买得到的唱片,关于他的书籍,练习他的Solo等等,甚至到了我的演奏中有他的影子!这张唱片是陪我走过这段路途的。如果你听爵士乐到了不知道要听什么的境界时,不妨试试这张唱片。
Cadenza
聆 听爵士乐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在这个速食文化的时代(当然速食文化的优劣是非常争议性的,不是这里讨论的话题)。有人会说听音乐是娱乐,何必那么辛苦? 确实是如此,那么您就还是继续追逐时尚吧。不过我相信,听音乐也可以是深入的,甚至达到精神升华的。这当然是需要一点努力的。首先你必须知道到底爵士乐是 怎样听的?
比较笼统地说,爵士乐并不只是Swing,Bossa Nova这样的曲风就可以冠上爵士乐的称号。另外一些传统上的经典曲目(Standards)也 不一定就是爵士乐。曲风只是表达的手段,曲子只是出发点,从新演绎才是爵士乐的精神。怎么说?爵士音乐家在演奏一首曲子的时候,他是以这首曲子的骨架来从 新塑造他心目中关于这首曲子的印象,以他自己的感觉来演奏这首曲子,然后即兴,从新给与这首曲子一个新的弦律。比方说,弹奏古典音乐就好像演讲一样,背熟 了演讲稿后,加入自己对这个演讲稿的了解给与感情上的诠释,不过重要的是演讲稿并没有被改变。所以听古典音乐,你必须熟悉这些“演讲稿”,才能够发掘不同 的演奏家细微的感情处理。而聆听爵士乐则是另外一种经验。演奏爵士乐好像即兴讲故事一样:故事大纲在那里,可是你必须用自己的言语来编排,导演这个故事。 有的演奏者可以长篇大论(Coltrane),有的演奏者则很精简的说出他要说的东西(Miles),有的演奏者偏于悲伤的情感(Evans),有的演奏者可以引经据典(Jarrett),有的演奏者献技绚丽(Oscar Peterson),有的则喃喃细语(Kenny Barron)。聆听爵士乐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您必须熟悉这些的故事大纲(经典曲目,比如说Summertime, I’ve Got Rhythm),在欣赏演奏的时候你有个依据(通常乐手都会先奏出“故事大纲”也就是Head,比如说Summertime的旋律过后才进行即兴)来判断演奏者的功力。
就 像欣赏其他的艺术一样,你对天文地理,古往今来的一切了解越多,您欣赏艺术的能力和洞悉其中奥妙的能力就越深(比如说莎士比亚的剧作当中贯彻天文地理,历 史人性,心理学医学等等等等),欣赏爵士乐也是如此。对于许多不同时代的音乐有认知,就可以加强你对爵士乐的聆赏能力。